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贵大首页
  • 网站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平台建设
  • 人才队伍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畜禽资源库
  • 仪器设备
  • 制度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马曦教授团队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2024-05-15     浏览次数: 315

2024年5月13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马曦教授团队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报告题为《动物微生物肠型和饲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由学院副院长陈祥教授主持,实验室师生参与了本次报告。

 


马曦,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包括仔猪生理和营养代谢调控机制、饲用微生物工厂创制两部分。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区联合重点项目、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连续资助,以通讯作者在Adv Mater、Adv Sci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作为第一完成人转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担任Gut Microbes等权威期刊编委。2022、2023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担任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评审专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颐和青年成就奖等。

     报告上,马曦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猪种的功能性肠型以及肠型特征菌介导群体感应的抗腹泻机制,然后针对生猪生产中饲用蛋白资源匮乏、抗生素产品替代和霉菌毒素感染等三大问题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讲述了其研究团队在玉米浆霉菌毒素清除、3-吲哚丙酸经PXR-CYP450介导缓解呕吐毒素导致的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以及细菌素和宿主防御肽产品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肠型”概念、益生菌代谢产物——后生素(postbiotics)的作用与创制以及在禁抗历史背景下开展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的策略。

随后,马曦教授团队谭鹏博士作了题为《设计饲用高稳定性自组装免疫调节肽缓解断奶仔猪腹泻》的学术报告。谭博士针对养殖端“禁抗”后的断奶仔猪腹泻难题,致力于解决动物营养学“卡脖子”问题,创制出在消化道内高度稳定的免疫调节肽,并设计出pH触发的智能响应性尺寸和活性切换的自组装免疫调节肽。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就报告内容和相关领域的学术问题与马教授、谭鹏博士进行深入探讨。此次报告带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极大拓宽了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报告会还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的热情和创新思考能力,对我院提升学科影响力,深化与国际一流学术团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报告,增进了动物科学学院师生对动物微生物肠型和饲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认识,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王惟惟




友情链接:
贵州大学首页 动物科学学院首页 国家留学基金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官网 教育部官网 科技部官网 农业农村部官网
Copyright © 2021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贵州大学西校区崇学楼 电话:0851-88298005